|
|
|
|
使用數控折彎機對性能上有些什么要求 |
|
選擇折彎機幾個要考慮的問題
數控折彎機和其它的數控設備在其加工的領域和工藝上的性質有所不同,因些作為生產的廠家在購買折彎機時用作一個全面的考慮。 最好先從機器的最終用途、已知機器可能發生的撓變量、零件的彎曲半徑等方面仔細考慮買什么。于是作為決策者的您有責任詳細去了解設備的性能、加工范圍、加工功能、加工精度等等。這個責任非同小可,一旦選擇不當,您的生產成本就會攀升,折彎機也不能預期收回成本。因此,有幾個因素須在決策時加以掂量
工件
第一個值得考慮的重要事項是您要生產的零件,要點是購買一臺能夠完成加工任務而工作臺最短、噸數最小的機器。 仔細考慮材料牌號以及最大加工厚度和長度。如果大部分生產的產品厚度為3mm內、最大長度2500mm的低碳鋼,那么自由彎曲力不必大于80噸。不過,若是從事大量的有底凹模成形,也許應該考慮一臺150噸位左右的機床。 如果在生產中要折彎的材料最厚的有6mm,長度2500mm內低碳鋼自由折彎時,這時就要考慮到需要100噸以上的折彎機。
如果折彎一些用底凹模折彎成形(校正彎曲),那么就要更大噸位的折彎機了。若折彎的大部分工件是1250mm或更短一些,那么考慮折彎機噸位數就差不多減半,從而大大降低購置成本。因此加工零件產品的長度,對確定新機型的規格型號是相當重要的。
撓變
折彎機在折彎加工中特別是折彎長尺寸的工件時,肯定會發生撓變工件越長撓變情度就越大。數控折彎機在相同的載荷下,2500mm機型工作臺和滑塊出現的撓變是1250mm機型的4倍。這就是說較短的機器需要較少的墊片調整,就能生產出合格的零件,減少墊片調整又縮短了準備時間。但是現在的數控液壓折彎機在生產設計上都增加了液壓撓度補償功能,減少了生產操作者對設備的調整,同時提高了折彎的精度和生產效率。液壓撓度補償功能是由數控系統控制,液壓油通過磁伺閥進入補償油缸,進行把工作臺向上頂。同時撓度補償力隨著折彎力的增大而增加,起到撓度補償作用。
加工材料的材質也是一個關鍵因素。與低碳鋼相比,不銹鋼需要的載荷通常增加50%左右,而大多數材質為軟鋁側減少50%左右。相關標準的折彎壓力參數,可以從折彎機廠商那里得到相關數據,該表顯示在不同厚度、不同材料下每1000mm長度所需要折彎力。
零件的彎曲半徑
折彎產品過程中,工件的折彎角半徑也是一個要考慮的因素。采用自由彎曲時,彎曲半徑為V槽開口尺寸的0.156倍。 在自由彎曲過程中,V槽開口尺寸應是金屬材料厚度的8倍。例如,使用12mm的V槽開口尺寸折彎1.5mm低碳鋼時,零件的彎曲半徑約R=1.9mm。若彎曲半徑接近于材料厚度或是小于板材的厚度時,須進行用底凹模成形。不過,用底凹模成形所需的壓力比自由彎曲大4倍左右。進行自由彎曲折彎時,注意上模與下模在沖程底端的空隙,以及足以補償回彈而使材料保持90°左右的過度彎曲。通常,自由彎曲模在新折彎機上產生的回彈角≤2°,彎曲半徑等于下模開口距的0.156 倍。 因此一般自由上下模具折彎加工,模具角度一般為86 ~ 90°。在行程的底端,上下模之間應有一個略大于材料厚度的間隙。
成形角度得以改善,因為用底凹模彎曲的噸數較大(約為自由彎曲的4倍),減小了彎曲半徑范圍內通常引起回彈的應力。
壓印彎曲與用底凹模彎曲相同,只不過把上模的前端加工成了需要的彎曲半徑,而且沖程底端的上下模間隙小于材料厚度。由于施加足夠的壓力(大約是自由彎曲的10倍)迫使上模前端接觸材料,基本上避免了回彈。 為了選擇最低的噸數規格,最好為大于材料厚度的彎曲半徑作打算,并盡可能地采用自由彎曲法。彎曲半徑較大時,常常不影響成件的質量及其今后的使用。
鈑金折彎圓角系數
r/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k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8 0.3 r/t 1 1.2 1.3 1.5 2 2.5 3 k 0.32 0.33 0.34 0.36 0.38 0.39 0.4 r/t 4 5 6 7 ≥8 k 0.42 0.44 0.46 0.48 0.5
說明:
r —內圓角半徑
t —板材料厚精度
彎曲精度要求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因素,正是這個因素,決定了您需要考慮一臺數控折彎機還是一臺普通NC折彎機。如果彎曲精度要求±0.5°內而且不能變,您必須著眼于數控折彎機。 數控折彎機滑塊重復精度是一般都能保證在±0.01mm,成形精確的角度須采用這樣的精度和良好的模具。NC折彎機滑塊重復精度為±0.5mm,而且在采用合適的模具的條件下一般會產生±2~3°的偏差。此外,數控折彎機都配有快速裝模數控系統和裝模夾具,當您需要彎制許多小批量零件時,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考慮理由。
模具
折彎模具也是直接影響到折彎的精度,因此要對模具進行檢查模具的磨損情度,方法是測量上模前端至臺肩的長度和下模臺肩之間的長度。 對于常規模具,每10mm偏差應在±0.01mm左右,而且總長度偏差不大于±0.15mm。至于精磨模具,每100mm精度應該是±0.005mm,總精度不得大于±0.05mm。最好把精磨模具用于數控折彎機,常規模具用于NC折彎機。
總結:作為設備的使用者或是廠家在購買折彎機時,最主要的是要采購一臺又經濟又實用的折彎機,當然這是要考慮到很多的因素。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上面的幾點只是簡要地概術一些片面的問題
在中國千千萬萬銷售大軍中,很多業務員是處于公司和經銷商之間的“中間人”,他們中,多數人忙忙碌碌,過的很辛苦,但卻總是到處受氣;而有少數人卻左右逢源,八面玲瓏,游刃有余?偨Y業務員的失敗之處,得出了導致業務員失敗的七種原因。
1.被糖衣炮彈擊中生意場上糖衣炮彈到處都是,酒色的背后自然是利益的陷阱。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原本簡單的吃喝就變成交易,業務員往往從此很難讓經銷商遵從公司的政策,按照統一的步調來走。平!靶值荛L兄弟短”的經銷商,一遇到誘惑或者利益不
能最大化的時候,就干公司不允許的事情,而業務員一旦想管理,對方就用“兄弟感情”來做擋箭牌,要求業務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業務員對市場的把控能力自然被弱化。一般的業務員還能看得清“吃喝嫖賭”這些糖衣炮彈,但更厲害的高帽子卻不是一般人能拒絕得了的。很多經銷商見到新接手市場的業務員,都會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大罵前任業務員,對方如何不厚道,如何不講情誼,將他說的一無是處,然后轉臉一笑說:“你年輕有魄力又有文化,相信我們以后一定能好好合作,我會全力支持你。”如果你真的就此以為自己比前任強,那就把自己架在半空下不來了,不僅工作很難開展,等你走后,經銷商依然一樣罵你。
2.溝通不及時,政策表達不清晰業務員和經銷商之間出現矛盾,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溝通不及時,政策表達不清晰。比如一些新出的通知,業務員沒有第一時間傳達到經銷商那里,經銷商還是按原先的方式工作,但公司已經按照新的方式工作了,中間出現了“斷層”,損失了經銷商的利益。尤其是公司產品價格調整的時候,無論價格上升或者下降,業務員沒有在第一時間傳遞給經銷商,都會導致經銷商對業務員失去信任。在業務員和經銷商的相互溝通中,還經常會出現業務員腦子里想的是A,說出來的是B,經銷商聽成了C,再一分析就變成了D,這主要是因為雙方的背景和地位因素,容易產生理解上的偏差。比如經銷商要定做產品,問業務員要多少時間,業務員腦子里想的是7~11個工作日能完成生產,但考慮到正常情況下7天就足夠,于是報出9天這樣的折中數字;而經銷商聽成了9天完成生產并且運送到當地;經銷商再一分析,這9天就是9個完整的天數,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于是,可能正常生產10天,貨運5天,加上2天非工作日休息,真正把貨運到經銷商這里的時候已經是17天了,造成經銷商不能如約向消費者交貨,產品無法正常銷售,你說經銷商惱不惱。
3.做成了“夾心餅干” 做業務員最痛苦的事情,是做成了公司和經銷商中間的“夾心餅干”,兩頭都受氣,里外不是人。業務員在經銷商面前要維護公司利益,在公司面前要爭取對經銷商支持,這種微妙的處境處理不好,就會讓公司覺得你是“吃里爬外”,讓經銷商覺得你是“屁股決定腦袋”。比如報銷費用,經銷商一般會爭取盡量多報,而公司一般會嚴格限制,計算到最低限度。業務員要是為了兩面討好而虛高預算,這就會讓公司感覺吃里爬外,但是當實際報銷下來的費用低于經銷商的預期,經銷商又會覺得業務員只為公司考慮,不顧他的利益,不給業務員好臉色看。而聰明的業務員,會先把報銷的難度夸張地告訴經銷商,告訴經銷商最多只能報銷1000,但實際上自己卻爭取按1500來報銷,折中下來報銷1200,這樣就對公司和經銷商都有了合理交代。
4.單方面維護廠家利益業務員的工資是公司發的,所以立場肯定在公司這邊,但是如果不顧及經銷商的感受,單方面維護公司利益,往往又適得其反。比如分割市場,經銷商沒有能力開發下級市場,公司要求業務員自行分割下級市場,業務員如果不顧經銷商的感受一刀割去,就會使經銷商惱羞成怒,進行全面反撲,比如竄貨,以及在工作中的對抗。但是如果能在分割市場的同時給以好處,“胡蘿卜加大棒”一起使用,那就事半功倍了。
5.越俎代庖,超過“建議”的范圍對于經銷商的實際業務操作,業務員更多應該是建議為主,如果過度參與越俎代庖,有可能會承擔意想不到的責任。比如尋找專賣店門面,如果業務員親力親為去尋找,并且很肯定地對經銷商說:“這個店面不錯,能賺錢”。萬一專賣店經營失敗,經銷商就可能不認為是自己決策失誤,把責任全部推到業務員身上,向公司匯報是業務員的干涉導致了專賣店失敗。如果再牽扯到一些損失的費用誰來承擔的時候,業務員更是有
嘴說不清。
6.過分信任經銷商 很多業務員和自己的經銷商很投緣,工作上相互配合,個人感情上也很好,于是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忽視了商業上各自利益的區別,但是,經銷商是始終不會忽視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有業務員罵經銷商“忘恩負義”,“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其實,這不能怪經銷商,他們是商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有些不該說的話,業務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不能說。比如公司內部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公司員工之間的勾心斗角,這無疑會削弱經銷商對公司的信心。一旦經銷商向其他同行傳播這樣的信息,就造成惡劣的影響。過分信任經銷商,還表現在為經銷商報銷費用的時候不核對實際情況,完全依照經銷商所說,造成虛高報銷。然而經銷商并不會因此感謝業務員的“幫助”,還認為是自己對業務員成功公關才獲得了這樣的好處,甚至覺得這樣的業務員比較傻,容易拿下。
7.輕易表露內心意圖經銷商時常會試探業務員對某些問題的態度,然后根據業務員的反應來采取措施。比如甲經銷商向業務員詢問乙經銷商的情況,如果業務員如實相告,甲經銷商會開玩笑似地說:“他才做這么點量啊,還不如讓我去做,保證給你翻一倍的量。”業務員如果城府不深,表現出對甲經銷商的提議充滿幻想,那么甲經銷商就會抓住業務員的心理,進一步提出要求。如果業務員不支持甲合并乙的市場,但表現出對乙經銷商的反感和無可奈何,甲就有可能開始暗中竄貨,甚至在案發后還振振有詞:“我是幫你沖沖銷量”。因為身份的不同、利益的不同,經銷商說的話中經常會懷有業務員難以知曉的目的。如果業務員輕易表態,表露內心意圖,就很可能最終讓自己處于危險的境地。
上述七種“死法”,是失敗的業務員的總結寫照,那么成功的業務員是怎么做的?業務員和經銷商之間,把握分寸很重要。身份不同,利益相生,既有合作,又有博弈這是廠商“生意伙伴”關系的寫照。
對于營銷人員而言,如果能走完營銷職業生涯中的干活、管事以及管人三個階段,就可以發生質變,成為一名頂尖的營銷人員,但關鍵是要知道每隔階段該如何努力。
第一階段:干活
初入職場,對于剛剛經過十幾年學校生涯的畢業生來講,重要的不是如何將自己所學知識結合市場實際應用的問題,重要的是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干活。
可是實際情況是,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營銷新人,過于迷戀自-全球品牌網-己在學校學習的東西,急迫的想運用在市場開發中。甚至,將書本上面的知識照搬下來,來懷疑企業或自己的主管經理的策略是否正確。于是,很自然的就會迷茫和對抗起來,這是注定做不好業務的。
這個階段,企業看重的是員工是否踏踏實實的完成企業或主管經理教給的各項工作,是否遇到問題及時反映和請示,解決問題不斷進步。這個階段不長,大概需要1-2年時間,就可以將一個初入職場的毛頭小伙,變成一個務實肯干的職場標準兵。
第二階段:管事
當營銷人經過第一階段之后,往往會被企業委派到某一區域或市場獨立開展工作,那么他以前養成的良好習慣和務實的處事風格則會很好的幫助他應對。于是,面對全新的市場或同事,就要全盤規劃自己區域相關事宜,管理好自己的所負責市場、客戶的相關銷售事宜。
這個過程,是全面鍛煉營銷人的市場規劃和管理能力的重要過程,也是營銷人進一步向上提升的關鍵一個環節。至于這個環節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重在養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習
慣和處事風格。
第三階段:管人
在學活了干活、學會了管理事情之后,當營銷人可以較為圓滿的完成公司的教給的銷售任務的時候,公司便會根據能力大小,給營銷人真正步入管理崗位的機會。這個管理崗位可能是區域經理、也可能是省區經理乃至大區經理等。而營銷人獲得這樣的機會后,也真正步入管理者行列,開始接觸對于人員的管理階段。
我們常說,管理事情簡單,管理人難。因為,事情有其特殊的規律可循,而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才是最難把握的。而一個銷售團隊是否可以成功,取決于管理者能否可以用積極正面的思想影響團隊成員去努力工作。所以,這個階段的營銷人在合理規劃市場經營方向和重點之后,要用心琢磨每一個團隊成員,掌握把人員管理好的能力。這個階段是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階段,做得好的會不斷向更高級別的管理崗位邁進,獲得更多的機會和發展空間。
讓客戶跟你開心合作的7個技巧:
1. 合作。
首先你需要找一個雙方都認同的觀點,比如說:“我有一個建議,您是否愿意聽一下?”這么做是為了讓他認同你的提議,而這個提議是中立的。
2. 你希望我怎么做呢
通常我們自以為知道別人的想法。我們認為我們有深究別人大腦深處的能力。為什么不問一下對方的想法呢。只有當對方描述它的想法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確定,才可能達成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案。好比振動篩廠家喜歡問客戶你想要什么樣的振動篩 ?圓振動篩,直線振動篩還是旋振篩,尺寸是多少,材質是什么樣子,網孔是多大等等,讓客戶感受到到時量身定做的感覺。
3. 回形針策略
這是一個小的獲得認同的技巧,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一線服務告訴我的。當接待情緒激動的客戶時,他會請求客戶隨手遞給你一些諸如回形針,筆和紙等東西,當客戶遞給他時,他便馬上感謝對方,并在兩人之間逐步創造出一種相互配合的氛圍。他使用這個方法好幾次,每次都能有效地引導客戶進入一種相互合作而達成一致的狀態。
4. 柔道術
現在你了解他的情況了,你可以抓住扭轉局面的機會利用他施加給你的壓力。你可以說:“我很高興您告訴我這些問題,我想信其他人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和您一樣的,F在請允許我提一個問題,您看這樣處理是否和您的心意!
5. 探詢“需要”
客戶向你要一支可以在玻璃上鉆孔的電鉆,這是他的需求,如果你只是努力滿足這一需求,就失去了更有效地滿足客戶需要的機會。“需要”是“需求”背后的原因,客戶要這種電鉆的原因是要在玻璃上打孔,是因為需要把管道伸出窗外等等。你應該努力去滿足客戶的需要——有沒有把管道伸出窗外更好的方法。我們經常發現客戶提出的需求并一定最符合他的需要,可以在這方面幫助客戶,這敢是最能體現我閃專業價值的地方。
|
|
|
| |
|
|
|
|
|